“鲁迅看过大量纪录片,他曾在日记里说,每有暇,携广平,驱车直往大光明,看的就是非洲纪实之类的纪录片,因为他觉得此生去不了非洲,纪录片可以让他了解那里的实况,成为他拓展知识视野的窗口。”4月8日,在浙大城市学院举行的《记录·叙事·审美——国家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》首届长三角纪录片论坛上,著名文艺理论家、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仲呈祥以这样一则小故事,开启了大家对纪录片魅力的探讨。
近年来,从《大国崛起》到《舌尖上的中国》,从《我们诞生在中国》到《柴米油盐之上》……形形色色纪录片不断涌现,它们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小众艺术,而成为不少民众日常观影体验中的选择之一。
那么,什么是好的纪录片?我们又该如何通过纪录片去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?现场专家们开启了一场头脑风暴。
【资料图】
好的纪录片长什么样?
“讲好故事,事半功倍。”在中国视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,纪录片导演祖光看来,一部优秀的纪录片,考验的是创作者对叙事结构的综合驾驭能力,通过交叉叙事等讲述形式给予观众强烈的文化体验,让纪录片具有穿越时空、直指人心的力量。
好的故事,往往都是由一个个细节所组成。仲呈祥认为,对于纪录片而言,没有细节也就没有了感染力。而细节,是普通人的生活,是化宏观为微观之后的细腻触角。
英国导演柯文思的纪录片《柴米油盐之上》,成为在场学者频频提及的例子。《柴米油盐之上》于2021年7月15日播出,以基层村主任、易地搬迁农民、卡车司机、杂技演员、民营企业家等为原型,讲述独特的中国小康故事。
“以一个个小巧的个体故事来展现主题,给予观众平等的参与感,更让人觉得这是可信、可敬的故事。”国家广电总局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说,该纪录片中的《琳宝》一篇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。片子讲述了女主角琳宝开卡车辛勤工作,渴望摆脱传统与乡村的束缚的故事,其间经历了恋爱、婚姻、离婚等过程,虽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完美故事,但正是这种细腻真实的讲述,描绘出无数中国人远离故土,艰苦奋斗,追求美好生活的画面,让西方人真正理解中国小康社会的内涵。
此外,近年来,《中国》《西泠印社》《掬水月在手》等国产纪录片,则呈现出鲜明的中国美学、中国气派、中国范式。在现场专家看来,作为兼具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影像文体,纪录片还应注重为观众营造情景交融、虚实相生的高层次审美意境。“像<西泠印社>这样的片子,正是取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纪录片代表之一,其写意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意义,由此呈现出一个友好开放的国家形象。”张延利说。
国际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?
“记录真实背后的价值观一定要坚持。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周星说。
日本纪录片导演是枝裕和曾说,纪录片并不是传达事实,而是拿着镜头的我进入一个状态中,拍摄我在那里看到的东西,拍下随着我和我的镜头的进入而发生的变化的现实。在周星看来,纪录片在记录真实的同时,也包含着创作者对多重复杂性的取舍。
“在跨文化传播中效果较好的纪录片作品,有不少生动彰显了中国人对于世界的哲学思考,并提炼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。”张延利说。
上海广播电视台纪录片中心主任王立俊认为,观众既希望了解宏观发展面貌,也好奇普通人的生活状态。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,展现了无数鲜活细腻的个体形象,逐步破除了西方媒体塑造的关于中国的刻板印象。“这是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时应有的‘温度’。”王立俊说。
在王立俊看来,真实的故事,真诚的态度,真挚的情感,是跨文化传播中的“硬通货”;同时,针对质疑和挑战,中国纪录片还应主动国际关切。“国际传播中,要避免‘说满话’。”
在上海广播电视台推出的《行进中的中国》中,提及鄱阳湖十年禁渔政策是否对当地渔民的民生带来不利影响时,并没有提供一个圆满、封闭的回答,而是通过主持人表示这个问题应该过几年再观察。开放的处理,让观众自己得出结论,更易令人信服。
跨文化传播语境下,传播渠道、技术赋能等同样是在场专家学者关注的方向。
现场,一位纪录片导演分享了自己在创作时的一项听起来有点“卷”的创新。当时,除了整片播出,其团队还做了10条国际版短视频,其中阅读量最高的一条短视频总播放量达1.4亿次,点赞量达515万次,为纪录片带来巨大的传播影响力。“我们做每一条短视频都要讲究传播的到达率。”这位导演说,贯彻全流程的融媒体创作组织架构,也是立体化传播纪录片资源的一种新模式。
而在张延利看来,纪录片与各类媒介技术的融合还将进一步深入,在5G、人工智能、扩展现实等技术集群的推动下,一系列新兴技术形态的纪录片正陆续出现。“未来,元宇宙纪录、ChatGPT纪录也不失为国际传播中一种值得期待的新形式。”张延利说。
关键词:
Copyright@ 2015-2022 时代包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 联系邮箱:295 911 578@qq.com